博客详情
当前位置: 首页> 博客详情
2021年最新国际经颅磁刺激(TMS)安全指南解读(下)
专栏:学术前沿
发布日期:2021-02-19
阅读量:15502
作者:尧利书
图片
 
前面撰写了2021年最新国际TMS安全指南解读(上)2021年最新国际TMS安全指南解读(中),相信大家对TMS设备新发展的安全性,TMS与其他设备或药物联用的安全性,TMS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防护措施,TMS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安全性均有了一定的认识,今天继续解读。
 
本篇(下)您将了解到:
1、在神经精神性疾病患者中应用TMS的安全性
2、常规rTMS参数的安全性
3、四脉冲刺激(QPS)的安全性
4、爆发式刺激(TBS)的安全性
5、成对关联刺激(磁电PAS,ccPAS)的安全性
6、操作人员的培训与安全

 

图片

TMS在神经精神性疾病

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


1.1 神经康复
指南通过PubMed数据库初步确定了从2008年3月到2019年10月发表的199篇文章,最后纳入了40篇相关论文进行安全性分析,发现重复性TMS(rTMS或TBS)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包括耳鸣)时发生的严重急性不良反应(SAE)共10例。

在这10例患者中,8例为癫痫发作(均无后遗症及复发报告),这8例癫痫发作也没有后遗症和复发的报道。其中4例未发现诱发因素,其他4例其中有1例患有颞部癫痫(在rTMS后诱发了运动区癫痫发作),1例在两天前使用100%静息运动阈值(RMT)的高频rTMS刺激过运动区,1例患有中风,1例患有中风和戒酒综合症。通过分析发现,6例诱发癫痫的10Hz rTMS刺激原始运动皮层(M1区)的可能技术性因素有:①刺激强度过高,即100-110% RMT;②刺激间隔过短,如5-10s;③使用成角度的8字形线圈(如MagVenture B70)。

其余2例为中风后失语患者,在低频(1 Hz)rTMS经右额下回刺激过程中突然出现不可控的强烈口渴,在喝水后口渴立即消失,无需医疗干预,也未导致任何严重残疾或丧失工作能力,因此这也并不是真正的SAE。

指南指出,根据2016年回顾性研究发现,TMS用于癫痫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较低。
 
1.2 阿尔茨海默病和新的多靶点刺激
指南中特别列出章节分析了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使用TMS的安全性,发现使用高频rTMS刺激前额叶背外侧区(DLPFC)的传统多疗程刺激在减少AD患者的行为和心理症状方面显示出较有前景的结果。

最近,楔前叶被认为是另一个具有潜在认知后效应的皮质靶区,因为它是一个重要的情景记忆中枢和默认模式网络的主要中枢节点。两周的楔前区高频rTMS使长期情景记忆得到改善。

最近另一种方法是基于多靶点、高频rTMS刺激,将刺激与认知训练相结合。在同一刺激过程中,对六个不同的大脑区域:左、右侧DLPFC;Broca区;Wernicke区;左、右侧顶叶下叶。每天刺激三个目标区域,30个疗程对整体认知改善可能具有即时和长期的有益影响(超过6周)。另一项临床试验同样采用多靶点rTMS结合认知训练,轻度AD患者表现出明显的获益。

在所有多靶点TMS的AD研究中,没有SAE的报告。
 
1.3 精神疾病
rTMS已被许多国家批准用于重度抑郁症(MDD)的治疗,其他精神疾病也是当前研究的重点。许多研究在寻求更多、更新的方案如:
Ø 寻求创新及新方案迅快发展;
Ø 将刺激参数扩展到以前的限制之外;
Ø 在抑郁症为合并症的情况下应用rTMS。

有研究对81项(共4233名患者)研究进行了荟萃分析,除rTMS低频和高频方案外,还包括加速TMS、深部TMS、同步TMS和TBS。在创新方案中,刺激参数(如刺激强度)都有增加的趋势,以期达到假定的更高疗效。在一些TBS的研究中,尽管这些方案在临床上似乎是有效的,最初TBS应用的强度是80%活动静息运动阈值(AMT),后有研究表扩展到80%RMT的TBS作用于健康人,后在抑郁症患者应用多串80%RMT强度的iTBS,最近有研究还做出加速的趋势,每天进行5串iTBS,每串1620脉冲,共54个5脉冲串(刺激2s间歇8s),还有的研究刺激强度增加到120%RMT。这些创新方案似乎有临床效应,但因为缺乏iTBS的剂量-效应关系的研究,因此不能做出创新TBS方案比标准80%RMT或AMT TBS参数更优的结论。而从理论上讲,低强度刺激可能安全性更高,但还应进一步研究。

与MDD相比,其他精神疾病的安全性数据不够全面。有个例表明rTMS和躁狂症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在53项随机对照研究中,总的发病率(13例)似乎较低(真rTMS躁狂症发生率为0.84%,假rTMS躁狂症发生率为0.73%),甚至低于接受情绪稳定剂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自然转换率(2.3%-3.45%)。

同样,rTMS诱发的精神病性症状、躁动、焦虑、失眠和自杀意念的病例也有报道;然而与潜在疾病的自然病程相比,这种不良事件在rTMS期间是否更突出仍然是未知的。在所有病例中,rTMS诱发的精神性AE均为短暂性的,在TMS停止或参数改变后可迅速自发消退,或通过药物治疗得到迅速控制。在报告自杀行为时,与TMS刺激相关的自杀行为报告可能还需进一步讨论分析。

指南推荐主要参照大型精神疾病(n>100名患者)TMS随机对照试验(RCT)的安全性数据,要求rTMS和伪刺激组可以在AE和SAE方面进行比较。

结果发现,精神疾病患者应用TMS的SAE的发生率在1%-5%之间,但两组之间SAE的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接受rTMS治疗的精神病患者应该清楚地了解精神病副作用的风险,这些副作用并不少见,但严重程度相对较轻。

另一个关键问题是精神病患者癫痫发作的发生,有各种诱发因素,如药物治疗对癫痫发作阈值的影响、物质消耗(如酒精、咖啡因)、不稳定的行为模式(如躁动、睡眠剥夺)。指南建议,如果rTMS应用于同时接受促惊厥药物治疗的患者,尽管到目前为止没有额外的风险记录,但有必要保持警惕。但无论在进行RCT研究还是在临床实践中必须根据临床实践(GCP)标准对精神病不良事件/严重不良事件进行彻底评估和报告。

指南建议:现有数据表明,在特定患者群体中没有发生重大AE的额外风险,所以这不是一个需要特别担忧的问题,至少在考虑干预方案时是这样。

 

图片

安全表的更新



2.1 常规rTMS:低频和高频
先前的安全表是使用8字形线圈在健康年轻受试者中确定的,在预测癫痫发作方面总体有效。在过去的十年中,包括临床试验在内的rTMS研究数量显著增加;在方案设置、参数选择等新组合方面研究人员的设想非常丰富。但将所有这些变量分类到新表中是不现实的。

图片
图片
尽管目前研究TMS参数发生了较大变化,但癫痫发作和其他不良事件都没有相应出现,表明无论干预方案如何,该技术都可以被认为是基本安全的。因此本指南未对前面的安全表进行更新,而是提出“操作指南”,同时指出TMS方案不应超过MST的刺激参数。

指南建议在使用常规rTMS方案的临床试验和科学研究中,主要研究者(PI)必须做到:①平衡干预的总体风险/收益比;②使用神经生理学监测(即在刺激过程中出现运动性抽搐)作为皮层兴奋增加的警告,以防刺激参数组合超过2009年安全指南;③如果在这些情况下发生癫痫发作,重新考虑试验方案;④通过专门的科学期刊提醒科学界注意新的可能不安全的参数组合。
指南还指出在基于尊重科学安全性的同时,不应排除新模式的开发。
 
2.2 模式化rTMS:四脉冲刺激(QPS)
发明QPS是为了使用单相磁/电脉冲在人脑中诱导强大的长时程增强(LTP)/长时程抑制(LTD)效应。指南分析了已有研究,在500多名正常受试者和30名痴呆患者、30名帕金森病患者和10名癫痫患者进行QPS,刺激靶区主要是M1区、辅助运动区、运动前皮质、DLPFC和感觉皮质。大多数患者遵循原始刺激参数;某些患者使用了一些新刺激参数(如130%AMT刺激强度),均未观察到AE。

基于上述证据,指南指出在正常人中,使用8字型线圈的QPS是安全的,并给出了QPS安全参数。

图片

注释:M1=原始运动皮层,PM=运动前区,S1=感觉皮质,DLPFC=前额叶背外侧区,SMA=辅助运动区

 
2.3 模式化rTMS:爆发式刺激(TBS)
指南总结分析了大量TBS研究,发现大多数TBS研究中使用的参数为丛外频率5 Hz,丛内3个50 Hz的脉冲,80%AMT的刺激强度,使用此参数仅报告了一例癫痫发作。

而报告的其他癫痫发作TBS使用参数均超过了这个水平。2009年第一次报告使用TBS诱发癫痫发作的研究中使用100% RMT刺激健康受试者M1区。另两例发生在使用双锥形线圈80%RMT(参照胫骨前肌)刺激健康受试者。

根据分析研究数据,指南得出结论现有应用的TBS参数是安全的。
 
2.4 成对关联刺激(PAS)
如果成对刺激的范围超过了大脑,即一个电刺激外周,一个TMS刺激中枢,这样特定时间间隔(ISI)组成的成对刺激称为成对关联刺激(PAS)。根据刺激间隔(ISI)不同或外周电刺激和中枢TMS顺序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效应,从而诱导LTP和LTD效应。PAS主要以突触的STDP原理,基于感觉运动回路中,外周感觉的生理信息对中枢运动神经的精细调节和STDP可塑性机制提出的一种刺激模式。

连续、节律性PAS是一种新的重复刺激模式,可实现重复性PAS,如实验前先检测运动诱发电位(MEP)作为对照,在进行重复性PAS(ISI为25ms、90对),随后检测MEP可发现波幅显著增加,表现为运动皮质的LTP。

图片

依瑞德可实现PAS的CCY-IV磁场刺激仪
 
还有一种两个磁刺激线圈关联,均作用于中枢,只是作用于不同的皮质区域,来改变皮质网络活动的刺激模式,被称为皮质皮质PAS(ccPAS)。使用ccPAS可以调节皮质-皮质可塑性,并探索两侧大脑半球之间的相互作用。

大多数研究都使用TMS在M1手区诱发的MEP作为观察指标。成对刺激的条件刺激(CS)通常在测试刺激(TS)之前或之后5-20ms。CS的强度相对较弱,范围从RMT的90%-120%,而将M1上的TS的强度设置为单个TMS足以引发1 mV MEP的强度(≈130%RMT)。配对刺激的重复数量相对较少,范围从100-200次。配对脉冲以0.05 Hz到1 Hz的频率进行。

图片

依瑞德可实现ccPAS的MagTD系列磁场刺激仪
 
虽然指南中分析的大多数研究采用低频率进行ccPAS刺激,但其他使用高频刺激的研究中,也未报告重大AE,包括癫痫发作。

指南中指出,就目前发表的PAS研究而言,多是为了探索PAS(或ccPAS)对健康或患者皮质可塑性的生理机制,一般不需要重复几天刺激来达到临床疗效,均未出现重大不良反应(包括癫痫发作)。因此,在这类研究中,不需要特别关注其安全性(即这种研究是安全的)。
 

图片

操作人员培训与安全性



3.1 操作人员的培训
指南中特别提出,随着TMS技术的广泛应用,势必出现TMS操作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IFCN组织专门制定了TMS培训指南,其中对TMS用户建议应该是具有多年经验的临床医生或科学家,并且对TMS技术基础和高级技能都需要很好的掌握。
 
3.2 操作人员的安全性
目前没有操作人员安全性的研究数据。以前有研究用5Hz机器最大输出的60–80%做为刺激强度时建议操作人员距离刺激线圈70cm,又有研究建议在长时间的刺激过程中,为了避免操作人员承受的超过国际非电离辐射安全极限值,应尽量减少操作人员靠近磁线圈(即<40厘米)的情况。实际上,这个距离应主要考虑①磁刺激仪的品牌与刺激线圈的形状;②刺激频率和刺激强度;③暴露的时间。指南中指出,孕妇胎儿远离刺激线圈60cm时是安全的,操作人员可参考这个数值。

另外,TMS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也会对操作人员有一定的影响,建议操作人员使用耳塞或耳罩。

 

关注公众号“经颅磁刺激技术”

回复关键词【005】可查看下载文献


 ▼ 参考文献

Rossi Simone,Antal Andrea,Bestmann Sven et al. Safety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TMS use in healthy subjects and patient populations, with updates on training, ethical and regulatory issues: Expert Guidelines.[J] .Clin Neurophysiol, 2021, 132: 269-306.
 
推荐阅读:
> 【权威首发】2021年最新国际TMS安全指南解读(中)
> 首发丨2019冠状病毒病与相关神经精神疾病的神经调控康复
> TMS临床应用与最新研究进展汇总
> 经颅磁刺激(TMS)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以上内容由依瑞德临床医学中心翻译整理,有不足之处请指正,转载请注明出处。


图片

图片
上一页:知道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我赌你可能不知道成对脉冲刺激 (pTMS)
下一页:2021年最新国际经颅磁刺激(TMS)安全指南解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