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详情
当前位置: 首页> 博客详情
2018上半年中国脑计划到底发展到了怎样的境地?
专栏:学术前沿
发布日期:2018-05-11
阅读量:15120
作者:临床医学中心

一、

2018年2月8日,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克隆的猴姐妹“中中”和“华华”登上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细胞》的封面,标志着中国科学家成功突破了现有技术无法以体细胞(分化细胞)克隆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题,成功克隆了在基因上与人类最为接近的动物。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主任、《国家科学评论》执行主编蒲慕明院士认为,克隆猴最重要的科学价值就在于能大大促进人类脑疾病的研究和治疗。一方面,有了克隆猴技术,就能产生一批基因背景趋同的“疾病模拟猴”,最大限度控制个体差异等变量,使药物试验能使用少量动物就能得到更精准的结论,极大推动相关疾病治疗技术的发展进步。另一方面,从长远看,克隆猴技术对脑连接图谱绘制工程有着巨大的科学意义,在基因背景一样的“工具克隆猴”的支持下,就能实现标记某一类神经细胞,追踪其神经连接,最大程度排除基因差异造成的大脑结构形状不一,提高图谱绘制试验的精确度。

2018年5月1日,日本《读卖》新闻刊登了题为《中国在“脑科学领域”突飞猛进》的文章。文章表示,2018年为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中国同样开始在科学技术领域迅速积累实力。该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该研究所已经成为了改变猴子遗传基因研究最前沿机构,通过以猴子为对象的大量实验并收获一定研究成果,其中包括成功去除与自闭症相关基因。东京大学教授在报道中说道:“对通过改变遗传基因重现大脑病变的猴子进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蒲慕明院士在中国脑计划启动之初就曾表示中国大量的非人灵长类动物可作为神经科学领域实验的独特资源,而中国神经科学在破译灵长类(包括人类)特有的高级认知功能的神经基础上是独一无二的,中国可借此获得国家脑科学领域领先地位。克隆猴就是目前这项独特资源所能为我们带来的最好的例子。


二、

W020180408354159685312.jpg


2018年3月22日,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在北京成立,北京市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军事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8家单位共同签署了《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饶毅教授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罗敏敏教授将担任研究中心联合主任。北京中心是一个规模媲美世界几大著名神经科学实验室的脑科学研究中心。该中心还将成为中国脑科学的大本营。

北京中心实验室主要研究人员约有50人,虽规模有限但其组织构架和研究范围都与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所(美国脑科学的主要资助机构)相似。北京中心将支持使用最新生物医学方法的项目,例如高通量单基因测序、精确基因组编辑和大数据处理。罗敏敏还希望能够开发更好的成像工具,如可直接记录神经元活动的电压传感器和高速成像显微镜,以便详细了解大脑活动。

目前,上海方面已经加紧布局,国家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南方科学中心已在建设中。

 

三、

MlFD.jpg


2018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发表声明:《我国科学家在脑科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在973计划的支持下,我国科学家在脑科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首次绘制了人脑前额叶发育的单细胞图谱并揭示神经干细胞的重要作用。

人脑前额叶皮层是人类大脑高级功能的关键组成部分,参与记忆形成、短期储存以及调取功能、语言功能、情绪调节等功能。前额叶皮层的细胞组成是其形成神经网络和执行丰富功能的生物学基础。但是人脑前额叶皮层由哪些细胞构成,这些细胞是如何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产生的,这些关键科学问题之前研究较少。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晓群课题组与合作者利用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手段,绘制了人脑前额叶胚胎发育过程的单细胞转录组图谱,解析了人类胚胎大脑前额叶发育的细胞类型多样性及不同细胞类型之间的发育关系,揭示了基于神经干细胞的神经元产生和环路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并对其中关键的细胞类型进行了系统的功能研究,为绘制最终完整的人脑细胞图谱,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该研究为解答前额叶皮层如何参与“思考和思想形成”这一关键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高精度的细胞图谱,是前额叶皮层发育研究领域的重要突破。相关成果近期发表在《Nature》杂志上。

无论是防治脑疾病,还是推进智能技术发展,脑功能联结图谱研究被认为是认知脑功能并进而探讨意识本质的科学前沿。

 

2018年下半年中国脑科学还将会有哪些进展,依瑞德作为中国磁刺激技术缔造者和领导品牌、脑科学行业先锋企业将持续关注并为各位行业同仁传递脑科学领域前沿资讯!



关注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词了解更多干货:

如回复“抑郁”

获取TMS治疗抑郁症的相关文章




上一页:3分钟可有效治疗难治性抑郁的iTBS模式,临床治疗参数如何设置?
下一页:【E课堂】(下篇)经颅磁刺激在脑卒中后运动及语言功能康复中的临床应用